返回旧站

留学法兰西感悟

2015-11-12    作者: 曹吉人 蒋诗羽    审稿:     点击量:


转眼间,我们一行7名本科交换生已在法度过了2个月的时光,从初来乍到时的懵懵懂懂,我们经历了适应与转变,现在已逐渐融入了海外全新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学习篇

在法国南锡高等商学院(以下简称ICN)的学习充满挑战和惊喜。我们刚到学校面临的第一个挑战就是全英的语言环境,它要求我们不断提升自己的听说能力。在ICN,学习和交流是同时进行的,只有了解和善用外国人的思维方式,深入学习欧美、南美、非洲等各个地区的文化,才能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融入英文学习环境。


第二项挑战则是学习模式的转变,在法国等欧美国家,相比于国内的本科教育,商校的学习更倾向采用讨论、案例分析、小组报告等形式传授知识,学生可以在场景模拟、角色扮演等“实战演练”中不断加强各方面的能力,提高学习的自主性。还记得在刚开学的第一节课程French Culture and Civilization上,老师要求我们在一个小时之内完成小组讨论和课题报告的准备工作。这项任务对于初来乍到的我们其实是个不小的挑战,我们虽然已在川农积累起了比较丰富的课堂报告经验,但要在极短的时间完成资料检索、与其他国际学生的交流以及PPT的制作和展示,看起来仍然困难重重。关键时刻,相信是在川农三年培养起的学习习惯和团队合作能力,以及打下的语言基础,最终帮助我们第一次顺利走上了法国商校的讲台,带着自信与平和向在座的外国朋友表达出“中国观点”。


对比国内,商校教育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应用技能、表达能力以及开拓精神,中国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下实际处于劣势。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在与外国学生交流过程中我们常常遭遇“肚子有货但表达不出”尴尬境地,在观点交锋中往往成为沉默的一方,为了改变这种情况,我们逐渐学会了如何主动并合适地表达出自己的想法,并发现与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同学交流,其实是一件充满意义和趣味的事情,交流双方在充分的对话中可以拓展自己对某一问题的认识,促进文化交流互动,同时协调和完善彼此之间的关系。


一个多月的学习让我们收益匪浅,同时也让我们意识到,习惯了理论灌输的我们只有不断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和参与意识,才能逐渐具备在商校环境中的“生存能力”。

课余生活篇

参与丰富的课余活动也是外国人的社交方式之一,在活跃的商校氛围中学会社交礼仪更是融入群体的第一步。

ICN,学习与休闲的界限被分隔得十分明确。在日常学习时间,大家会投入百分之百的热情与认真;课余和周末,外国人懂得如何规划和利用闲暇,并善于利用这些时间培养兴趣,加深与朋友之间的情谊。学生会定期举办各种主题的聚会,不断丰富和加深我们对法国文化与历史的认识;ICN国际学生组织Global &Co定期组织去往周边欧洲国家的旅行,让我们在一路行走中分享彼此的喜悦与快乐。


除了学校组织的活动,同学之间私底下也少不了一些“非官方”的聚会。我们时不时会叫上身边的外国朋友到公寓小聚,与他们分享我们的自制火锅;墨西哥和柬埔寨的朋友也会纷纷拿出自己的拿手好菜,大家腾出地方吃东西聊天玩游戏跳舞,借着房间里的热闹气氛,兀自点亮了寂静的法国夜晚。

风景与文化篇

留学法国不仅仅是学习知识,也为我们提供了领略异国风情和生活方式的机会。当我们坐在从巴黎开往南锡的高速列车TGV上时,会觉得自己已经属于这里了。

从窗外掠过的法兰西澄澈湛蓝的天空,到金灿得刺目的麦田,以及猛烈又洋洒的阳光,就像是梵高大胆而又色彩斑斓的笔触。南锡是一座坐落在孚日山间的美丽小镇。如果说巴黎是一场流动的盛宴,那么南锡对于我们就像是在清晨悄悄打开的礼物盒。

法国人讲究生活的艺术,街头相遇的老太太满头银发涂着红唇,踩着高跟,在“巴黎春天”大袋大袋买着香奈儿,从容而又优雅地老去;法国人善于利用闲暇,在咖啡厅露天座贪婪地吸吮着阳光;法国人热爱美食甜点,就连大学食堂的甜点,都精致得让人赞叹;静谧整洁的街道,从卖艺者手风琴箱里流泻而出的音符,在阳光下绿得通透的树叶,浮雕繁复的低矮小屋……在南锡的经历让我们内心充满了感激,感激自己所做留法决定,感激母校给予的交换机会。在这样一个远离了繁华,远离了喧嚣的小城,我们或许更能够静下心来感受生活带给我们每一次感动。


开学第一周,我们就利用周末的闲暇时间来到了位于法德边境上的斯特拉斯堡。因为地理位置的特殊,斯特拉斯堡有着浓浓的德国风情。运河和鲜花构成了这座城市的灵魂。一栋栋镶嵌黑色木条,褐色屋顶的低矮小屋,美妙得就像身处童话。更令人惊讶的是作为法国著名旅游景区,斯特拉斯堡竟然没有一丝商业气息。斯特拉斯堡其实是在二战后重建的城市,大多数建筑在二战时被全毁,但历史建筑的灵魂在重生后得以保存。这里同时也是著名的《马赛曲》的诞生地。作为商学院的学生,我们也参观了位于斯堡的欧洲议会中心,欧洲委员会,欧洲人权法院,对欧盟的机构机制有了亲身的体会。我们也去到了斯堡附近的小镇科尔马。这里是都德笔下《最后一课》曾经被德国占领的法国领土。可是科尔马的宁静与明媚却让人丝毫也联想不到它当年被割让的悲痛。


感想篇

时间的脚步永远都比我们意识到的快,就像不知不觉间,来到法国ICN已经快2个月了,学习和生活也越来越走入正轨,听多文化背景的老师讲课,和来自世界各地的同学的跨文化交流,从前抽象的文化差异都成为了具象是生活和学习的细节:法国人对生活的享受,周末满座的咖啡馆和party;南美人的热情奔放,见面会给你一个亲呢的贴面礼;德国人的严谨,是班上永远的学霸;美国人的自信开放,课上打断老师提问;亚洲人的谦虚内敛,总是安静的上课.......这些星星点点的文化小冲击,总让我不自觉的与国内做比较,也是这些思索的过程中,我对中国的文化有了更深的认识和热爱。

——肖瑶(财管201203

一直以来,我在心里始终怀有一个坚定信念,那就是离开最熟悉的人和长期生活的环境,颠覆传统的视野,执守不一样的人生境遇,同时我愿意相信这也是人生意义的一种。

在法国的学习、生活和旅游等各种精彩经历,真正帮助我实现了这一愿望。

——曹吉人(金融201206

天真而幸福的流浪,让我们忽然懂得了故乡。离开是为了回来。非常感激母校给我们的这次机会,让我们走出了之前的小小世界。在ICN,能够和来自不同国家的同学和教授交流,让我不再狭隘,让我明白我的生命的历程与世界的历程都是由同一只手写就。

——蒋诗羽(金融201205

两个月的时间,新鲜感还未完全散去,却已开始感叹时光的飞逝。南锡高等商学院BBA项目的课时并不少,一个学期总共有15门课程,而且绝大多数的课程都是通过小组进行作业,像班内的美国学生和中国学生都习惯于个人独立完成任务,所以最开始我也会纠结于我的每个课程的组员是什么,对应的任务又是什么。为了进行小组讨论要协调好各个小组成员的空闲时间,所以周末大多会有那么一天是与组员们一起完成作业的。

当然除了班上同学来自不同国家以外,老师也非常多元化,所以很难避免老师口音影响教学的问题。班上的同学都是非常友善的,喜欢结交朋友,所以如果我们想认识新朋友,那就需要学会敞开心扉和主动。

——徐书杰(财管201206

从中国成都到法国南锡,凭着心中对梦想的那一点执念,我们带着满满的新鲜感,不知疲倦地跨越8027公里的距离。不知不觉竟然已经在ICN学习、生活两个月了。我从未想过,当初一个偶然的决定竟然使我的人生也如同坐上一趟时光的飞机,载着我漂洋过海,直至未来。

ICN的校训是Creative Thinking Makes Difference,我很喜欢这句话。人生就是一个不断创造的过程,我们在思考中获取灵感,凭借灵感进行创造,在创造中丰富知识,收获幸福。ICN教学模式跟我们差距太大,这边老师很喜欢布置小组作业,学生也很喜欢参与其中。我们现在开的12门课中,每一门都会有不同形式的Group work,课程很多很紧张,一堂课会连上三个小时(中间有15分钟的休息时间),最多的时候,一周要做8个小组作业,中午也没有足够的休息时间,匆匆吃完午饭,就又要开始下午的课程。累的时候也会想,要是在国内,这个时候多轻松。但我突然发现,有时候,我们真的需要被逼迫一下,才能从自我的束缚中挣扎出来。

   我一直很喜欢柴静的一段话,愿与各位共勉:“什么是幸福?进步就是幸福。我的起点太低,所以用不着发愁别的,接下来几十年要做的,只是让自己从蒙昧中一点点解缚出来,这是一个穷尽一生也完成不了的工作。”我相信,留学法兰西是一个来之不易的机会,它会让我们的人生开始新的突破,让我们自信、成熟、坦然地走向光明的未来。

——诸珠(金融201206


Copyright © 2015 四川农业大学 经济学院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