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切缅怀革命先烈,传承伟大抗战精神,筑牢青年学子理想信念根基,2025年11月10日,我院2024、2025级应用经济学硕士研究生党支部与农村发展专业硕士研究生党支部共计15名党员同志,前往建川博物馆与安仁古镇开展沉浸式参观与实地调研,在回望历史中接受精神洗礼,在实践探索中深化认知感悟。
上午9时,全体党员抵达建川博物馆,在讲解员引导下走进川军抗战馆。馆内“三十万川军出川抗战”单元,通过历史照片、文献实物与场景复原,生动再现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后,川军将士手持“死”字旗、脚踏草鞋出川作战的壮烈场景;“三百万壮丁奔赴前线”单元的一组组数据、一幅幅图表,让同志们深切体会巴蜀儿女“无川不成军”的牺牲奉献精神。当听到王建堂父亲“我不愿你在我近前尽孝,只愿你在民族分上尽忠”的赠旗嘱托时,全体党员静默肃立,为川军舍家为国的赤诚情怀深深动容;实景复原的战壕与掩体,更让大家直观感受到战争的残酷与和平的珍贵。

随后,党员们前往中国壮士群雕广场,瞻仰手持刀枪、目光坚毅的川军将士群雕,从雕塑细节中感悟英烈们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并集体鞠躬致敬。参观尾声,大家来到中国老兵手印广场,全体党员整齐列队,在谢奕旻同志领誓下重温入党誓词。9600余名抗战老兵的手印墙前,鲜红的党旗格外醒目,铿锵誓言与烽火岁月中留存的手印交相辉映,彰显着红色基因的传承。

离开博物馆后,党支部赴安仁古镇开展“红色文旅赋能乡村振兴”主题调研,走访核心历史街区、非遗工坊及特色民宿,深入了解古镇“博物馆+古镇”的发展模式。古镇通过保护老建筑、开发文创产品与研学项目带动村民增收,形成“文化保护—产业发展—民生改善”的良性循环,党员们结合专业知识热烈讨论发展建议,积累了丰富的调研素材。
活动结束后,四位同志结合参观与调研经历分享心得体会。张依感慨“三十万川军穿草鞋出川”的“草鞋精神”,其扎根基层、脚踏实地的精神内核,与安仁古镇从文化保护到产业带动的务实发展路径高度契合,正是乡村振兴事业所需的精神力量;陈诗卉作为退伍士兵,提出要延续部队作风,将其转化为服务“三农”、推动文旅融合的实际行动;汤惠玲认为,乡村振兴事业需要“置之死地而后生”的担当魄力,党员要在关键环节挺身而出;饶美妮则坚定信念,计划将专业知识转化为推动乡村产业兴旺的具体实践方案。
返程途中,同志们表示,此次活动既是一次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也是一堂鲜活的乡村振兴实践课。未来,大家将以更加昂扬的奋进姿态,在乡村振兴新征程上书写属于青年党员的青春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