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关于加快新时代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的意见》精神,着眼人才培养与产业、行业深度融合,以赛促学、以赛谋智,助力“加快建设金融强国”战略目标实现。根据四川农业大学研究生院有关研究生培养质量的精神与要求,为推动金融研究生培养模式创新,加强金融研究生案例分析能力,定于2025年12月中下旬举办第一届金融案例大赛。现将赛事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案例主题
本届大赛围绕金融领域热点事件及发展前沿,包括但不限于:科技创新、先进制造与科技金融;数字金融赋能与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人工智能驱动的金融创新与业态变革;可持续金融与人工智能协同;高质量发展与绿色金融;乡村振兴与普惠金融;金融强国战略与中国式现代化;养老金融高质量发展;衍生金融工具定价与风险管理;现代金融机构与市场体系;金融监管手段及其有效性;化解地方债务风险长效机制;房地产金融宏观审慎管理;中小金融机构风险管理;产融风险隔离;财富管理;量化投资;公司投融资管理。
二、参赛对象
四川农业大学全体在籍研究生。其中,金融专硕一年级在读研究生必须参与(主持或参加)。
三、举办单位
本次大赛由四川农业大学研究生院和经济学院主办,德国研究中心和金融专硕学科点协办,大赛组委会设在经济学院。
四、参赛范围
1.每个参赛团队设队长1名,队员1-2名,所有成员均须为我校在校(含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且团队中至少包含1名金融专业(包括学硕和专硕)在校研究生。每位研究生只能主持或参加1个团队,每个团队仅限申报1篇案例。
2.参赛团队可申报指导教师,每支团队的指导教师不超过2名,鼓励行业导师参与指导工作。每位指导教师最多可同时指导3个团队。
五、赛事时间安排
2025年9月27日-2025年12月9日:作品提交阶段;
2025年12月10日-2025年12月25日:初评阶段;
2025年12月26日-2025年12月31日:决赛阶段,采用现场答辩评审。
六、作品提交要求
提交的案例必须具有原创性和自主知识产权,且没有以任何形式授权其他组织使用。
参赛团队于初评阶段结束前按案例撰写规范及格式(附件1)完整提交最终作品,将参赛资料电子档按队长的“专业+姓名+学号+题目”的格式命名并打包,发送至邮箱9160093@qq.com。具体资料包括:(1)参赛案例完整版及匿名版pdf版本(完整版为包括作者信息的完整版,文件以“完整版+专业+姓名+学号+题目”命名;匿名版中,任何地方都不能出现作者姓名和所在学院的信息,文件以“匿名版+题目”命名);(2)《四川农业大学研究生金融案例大赛汇总表》(附件2);(3)知网查重报告和AIGC检测报告(原则上均不得超过10%,否则取消该作品的参赛资格)。
赛事组委会将对各队提交材料从材料完整性、查重结果等方面进行审核,审核通不过的不能进入初评流程。
七、评审过程、原则及奖励
1.初评
为体现公平、公正,每份作品至少由3位以上评委进行评审,评审专家为具有副高及以上职称,且承担过金融硕士相关课程教学任务或有过两年以上的金融硕士研究生培养指导经验。最终成绩按高低排名取小组进入决赛。初评阶段结束后公布进入研究生金融案例大赛现场答辩环节的团队名单,答辩环节具体时间地点另行通知。
评分标准如下:(1)参赛案例选择的现实价值;(2)案例问题解决方案的创新性和可推广性;(3)案例资料详实性与分析方法合理性;(4)案例文本结构与规范性。以上4个方面各25分,总分100分。
2.决赛
现场答辩由3-5位评委进行评审。评审专家要求具有副高及以上职称,且承担过金融硕士相关课程教学任务或有过两年以上的金融硕士研究生培养指导经验。
答辩PPT中不得出现参赛队员和指导老师的任何信息,在汇报过程中也不得口头提及相关信息。进入现场答辩的团队在比赛正式开始前经抽签决定上场顺序,每组汇报时间5分钟以内。汇报完PPT由评委老师提问,每组由一位队员做主要回答,其他队员补充作答,最长提问时间不得超过7分钟。每组总计时间不超过12分钟。评委给每个团队评分,按照得分高低决定最终名次。
3.大赛奖项设置
本届大赛设团队奖,对获奖团队颁发获奖证书。
一等奖:共2名
二等奖:共3名
三等奖:共4名
优秀奖:若干名
八、其他说明
1.所有参赛作品必须为参赛个人或参赛队原创作品,不得违反科学道德和学术规范。
2.参赛队长需加入第一届四川农业大学研究生金融案例大赛QQ咨询群,群号:1065061364(仅参赛队长进群),进群后以“队长姓名+学号”进行实名命名。
主办单位:四川农业大学研究生院、经济学院
协办单位:经济学院德国研究中心、金融专硕学科点
2025年9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