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10日下午,四川农业大学经济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学生在系主任沈倩岭老师与宋涛老师的带领下,开展了一场富有深度的《自贸区运营调查》课程实践教学。同学们先后参观学习了四川省郫县豆瓣股份有限公司与成都青白江区自贸区铁路港,实地探访地方特色产业与对外开放平台的融合发展之路。
一、郫县豆瓣:川菜之魂的现代化之旅
四川省郫县豆瓣股份有限公司位于郫都区安德镇中国川菜产业城,产品远销日本、韩国、新加坡、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8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郫县豆瓣股份有限公司,讲解员为同学们揭开了这道川菜灵魂调味品的面纱。从清代“一丰和号”的创立,到“鹃城牌”成为中华老字号与地理标志产品,企业深厚的历史底蕴令同学们印象深刻。

图1 郫县豆瓣文化墙
“晴天晒、雨天盖、白天翻、夜晚露”——这12字真言道出了郫县豆瓣独特的“翻晒露”酿造技艺。参观发酵晒场时,同学们亲眼见证了这片充满微生物活力的发酵场域。企业自1999年正式出口以来,产品已远销欧美、东南亚等多个地区,成为川菜文化“走出去”的重要载体。

图2 智能阳光晒场

图3 非遗晒场

图4 发酵1年的豆瓣酱(呈鲜红色)

图5 发酵3年的豆瓣酱(呈深红色)
在创新产品展区,传统豆瓣与现代科技的结合引发了同学们的浓厚兴趣。企业不仅保留古法工艺,还持续推进技术升级与产品多元化,开发出豆瓣调味油等新产品。

图6 自动化、机械化包装线
二、青白江铁路港:内陆开放的“国际枢纽”
随后,师生一行抵达青白江区自贸区铁路港。通过沙盘展示与现场讲解,同学们系统了解了成都作为国际物流枢纽的功能定位。

图7 青白江自贸区铁路港沙盘
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西向国际贸易通道的重要支点,该片区累计已开行国际班列超3.4万列,连接境外122个城市。2025年,片区的“跨洲际亚蓉欧大通道国际联运新机制”还成功入选了商务部自贸试验区第六批“最佳实践案例”。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成都国际班列已实现与东南亚线路的高效衔接,并通过“中老泰马”全铁运输通道,将热带水果等商品快速运抵国内市场。

图8 亚蓉欧大通道
这一创新举措展现出 “一带一路”倡议下多式联运的显著优势。在最后的自由探索环节,同学们参观了铁路港内的“国家馆(商品馆)”。法国馆、意大利馆、以色列馆等多个国家馆各具特色,呈现出鲜明的文化多样性与经贸活力。

图9 法国波尔多城市馆
这些国家馆不仅是商品展示中心,更是各国文化与中国市场之间的桥梁。来自世界各地的特色商品陈列有序,让同学们亲身感受到了自贸区在推动全球贸易互联互通方面的实际成效。
三、实践教学:理论与现实的深度融合
此次实践教学将课堂所学的国际贸易理论、物流体系构建、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等知识与实际场景紧密结合。穿行于郫县豆瓣的传统晒场与现代自贸区的铁路港之间,同学们用脚步丈量了从地方产业到全球市场的距离。自贸区不再是教科书上的抽象概念,而是联通世界的生动实践——这或是本次实践教学最为深刻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