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6日下午,经济学院在成都校区4C-409教室成功举办了“思辨求真,新知共享”研究生学术报告会。本次学术报告会特邀申云老师、邓鑫老师、张华泉老师担任评委,现场共10位博士研究生和硕士研究生围绕农业现代化、农村改革、数字技术应用、绿色发展以及区域经济合作等多个主题进行了深入的学术探讨和成果分享,吸引百余名硕博研究生到场观摩学习。

博士研究生万艾琳同学就《农业新质生产力推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内在逻辑、实践要求、现实路径》进行了汇报。她谈到,农业新质生产力是破解传统农业难题、建设农业强国的核心动力,其内在逻辑根植于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与中国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实践需求,遵循“快速壮大—递进培育—创新驱动”的发展脉络。她指出当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面临一系列困境,提出构建“技术研发-应用”双轮驱动体系等路径,以强化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与农业新质生产力的适配性。万艾琳同学鼓励在座学子将科研与社会实际紧密结合,为解决国家重大现实问题贡献力量。

硕士研究生张芮槐同学以《全流程视角下: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机制提升农村产业竞争力的优化路径》为题展开汇报。基于“川农牛”科创农庄案例,他提出“创新端—转化端—应用端”三端协同机制。他谈到当前农村产业存在产业链延伸不足、科技与资源错配、价值链协同薄弱等挑战,建议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结合地方禀赋优化科技转化路径,打造“技术赋能+资源整合”的产业生态。其余研究生同学也进行了研究成果及未来展望汇报。

学术报告会内容丰富、观点独到,同学们围绕报告主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参会观摩的多位同学针对科研选题、研究设计等问题向在场的三位老师以及汇报同学进行咨询,并共同探讨了学术议题,现场学术氛围浓厚。
经济学院一直以来高度重视同学们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方面的研究深度与创新活力,积极为同学们搭建锤炼学术思维、碰撞思想火花、提升研究能力的优质平台。未来,学院将继续开展此类活动,深化平台建设,引入前沿学术资源与研究方法,拓宽学术视野,助力同学们在学术道路上不断探索,勇攀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