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旧站
师生风采

    【2025届优秀毕业生专题——保研篇】马瑞遥:在时间折叠处起舞的经济学子

    2025-03-06    作者: 文:朱慧琳 罗佳怡 赵佳宝 孙艺铭 图:马瑞遥    审稿: 钟贝    点击量:

    人物简介:马瑞遥,中共党员,经济学院金融学专业2021级学生,平均绩点排名专业第三。现任校学生会执行主席,曾任学院学生会执行主席、金融202102班班长、团支部书记。主研省级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1项,获评国家奖学金等50余项奖励荣誉。现已推免至北京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攻读硕士研究生。

    时间精算师:于分秒缝隙浇筑学术地基

      “每一分钟都是可拆解的微积分方程。”面对金融学庞杂的知识体系,马瑞遥独创“三维学习法”:课堂上的即时思维导图如枝蔓延伸,课后融合慕课资源的笔记形成立体知识网格,期末前三十天的“闭关修炼”则将碎片重构为体系。当同学惊叹她总能在学生工作会议间隙完成计量经济学作业时,她展示着手机里精确到五分钟的日程表:“把周末、午休甚至排队打饭的时间都转化为学习场域。”

    即便面对繁重的学生工作,马瑞遥依然能够牢牢把握学业。凌晨两点的月光曾洒在她修改活动方案的电脑屏幕上,但次日晨光熹微的早八课程上,她依然精神饱满。最终,她以专业第三的绩点叩开北京科技大学经管学院的大门,用行动诠释着“所谓天赋,不过是把时间折叠再折叠”。

    组织赋能者:在服务奉献中追寻赤子之心

    “学生工作不是消耗,而是赋能。”初入大学,马瑞遥就怀揣着为班级奉献的热忱,成功当选团支书,自此踏上了学生工作的征程。受到班主任助理的鼓励与影响,她随后加入校团委组织建设与发展指导中心和学院团委办公室。大二时,面对日趋繁重的学业,她仍然选择留任校团委组织建设部,并在小班担任班长。大三时,在学院辅导员的鼓励与支持下,她从校团委跨系统到院学生会入职主席团,并在大四成功竞选校学生会主席,此时,她已经获得北京科技大学的保研资格,却依然选择为学生工作贡献力量。

    “做学生工作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情”。为了竞选最佳班团活动,她时常和团办小伙伴们一起熬夜做PPT,办公室里灯光如昼,团队成员们围坐在会议桌前,时而眉头紧锁地盯着电脑,时而低声讨论着。这样的画面对她来说是一段温馨而又难忘的回忆。作为分管学院体育工作的学生会主席,她为一年一度的校运会投入一整个学期的时间与精力。期间,她有过压力,遇过困难,但部门成员的鼓励和她对学生工作的热爱,都激励着她继续战斗。最终,经济学院在拔河比赛中取得了全校第二、总成绩历史最高积分的优异成绩,那一刻,她欢呼着,激动的泪花在她的眼中打转。

       值得一提的是,马瑞遥还是经联 202301 的班助,无论是选课建议、二课活动、英语考试,还是生涯规划、备考建议、复习资料等等,她都毫无保留地分享给小班同学。

    田野实证派:从田间地头提取经济密码

    大一时,科研对马瑞遥来说,仿若远在天际的神秘星辰,遥不可及。慢慢的,在学生工作中结识的伙伴,不仅成为了她生活中的朋友,更成为了她科研路上的队友。与志同道合的人并肩奋斗,让她的科研之路充满力量。

    基于天府粮仓背景,马瑞遥和团队通过对四川省农户调研,深入研究西部地区农业生产数字化的农户响应与推进机制。她们连续三周往返成都周边农村,在方言与学术语言的碰撞中完成100份深度访谈。深入了解到农户的困境与需求,并运用所学的农业金融知识,为农业农村的难点、堵点提出政策建议。这份成就感,如同炽热的阳光,洒在她的身上。凭借这次的调研,她在我校科研兴趣计划和省级大学生创新训练(实践)计划项目中取得了排位第二的好成绩。

    “没有任何一个科研项目是一蹴而就的”,马瑞遥坦言。在她的一方小小的书桌上,堆满了参考文献,书页间夹满了五颜六色的便签条。论文文档里的文字密密麻麻,光标在字间闪烁着。马瑞遥逐字逐句推敲,反复斟酌,最终她成功地在中科院二区发表了这篇学术论文。

    当问及如何在多重身份间游刃有余,她笑道:“经济学本质是资源配置的艺术,而青春,本就应该被配置在最具价值增量的领域。” 未来,她将继续以时间为尺、以服务为笔、以田野为纸,书写属于她的经济学诗篇。


    Copyright © 2015 四川农业大学 经济学院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