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简介:许琳玲,中共党员,经济学院投资学专业2021级学生,曾任经济学院学生会主席团成员、学生职业发展中心主任,获校级“优秀共青团干部”、“优秀学生干部”等20余项荣誉奖励。现已获得香港中文大学(深圳)信息管理与商业分析专业的录取通知书。
破茧成蝶:在迷茫中重构成长坐标
“芳华待灼,砥砺深耕。”早在大一开始,许琳玲就精心制定了自己的日程表,上面密密麻麻地写着未完成的任务、需要学习的内容等等。每完成一项,她就会欢快地打上一个勾,笑着说:“这种感觉就像是在自己的成长之树上又结出了一颗甜美的果实,特别有成就感。”在无数个“披星戴月”的日夜里,校园里的路灯见证了她匆匆的脚步,图书馆的桌椅陪伴着她度过了一个又一个充实的夜晚。
在成都新津区“超级实习生”计划的十字路口,许琳玲首次尝到迷茫滋味。面对职业选择的重重迷雾,辅导员钟贝老师用案例库里的职业图谱为她点亮星火。当她把《产业经济学》理论融入农企战略分析,斩获新津区“优秀实习生”时,一粒深造的种子已悄然萌芽。“原来迷茫不是深渊,而是认知迭代的契机。”她如是总结这段破壁之旅。
鼎新担当:以绣花功夫解治理难题
许琳玲作为学生会主席团成员,肩负着就业与生涯服务工作的重任。随着毕业季的临近,毕业生档案核查事宜令她头疼不已。即将毕业的学姐学长们,常常忙于自己的实习和毕业答辩,无暇顾及整理档案这项重要工作。通过向辅导员请教、与毕业班班长恳谈,她整理了《档案追踪九宫格》,面对积极配合的同学,她迅速高效地完成了他们的档案工作;而对于那些回复不及时的同学,她更是展现出了非凡的耐心和毅力,逐一寻找,逐一沟通,绝不遗漏一人。
“学生工作的真谛,是把制度的刚性转化为服务的温度”。秉持这样的理念,许琳玲始终以坚定的信念和不懈的努力,展现了她的责任与担当。她不仅确保了近400位毕业生的档案得到妥善处理,更为学弟学妹们树立了榜样,证明了在挑战面前,只要有决心和行动,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许琳玲的坚持和努力,不仅让毕业季的工作顺利完成,更在校园里留下了勇于担当、不畏艰难的深刻印记。
追风踏浪:用求实精神丈量经济脉搏
“真正的经济学不在模型里,而在沾满泥土的登山鞋上。”为完成天府农博园投资分析报告,她和团队成员们走遍了一个又一个村庄,克服了一个又一个困难。在一次调研中,突逢暴雨,他们迅速找到一处公共汽车站的遮雨棚躲雨。大雨并未浇灭他们的热情,反而激发了他们的斗志。他们利用等车的时间,向乘客分发问卷,冒着雨后的潮湿与寒意,热情地向乘客们解释调研目的,耐心地收集数据。那一刻,许琳玲深刻体会到,真正的成长往往源于对困境的直面与突破。
从“东方财富杯”金融建模到中信建投行业研究,她在竞技场中磨砺出独特的投资嗅觉。当同龄人追逐热点时,她选择深耕智能投资决策系统研究:“传统估值模型正在失效,我们要做数字经济时代的价值发现者。”这份清醒认知,让她在港中深IMBA项目的面试中,用“区块链+农业供应链金融”的构想征服了面试官。
翻阅许琳玲的成长档案,扉页上“少年不做烂尾的诗集,而要做青春里最浓墨重彩的一笔”的誓言力透纸背。从学生工作的琐碎到学术殿堂的璀璨,她始终践行着“经世致用”的初心。未来,她将继续以满腔的热情和不懈的努力,在更加广袤的舞台上,用数据分析的利器解开商业世界的奥秘,期待在未来的岁月里,收获累累硕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