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旧站

经“赢”未来:志愿情怀与深造梦想,这场宣讲会为你找到“最优解”

2025-10-21    作者: 施鹏帆,张雨馨,程远蝶    审稿: 刘思麟    点击量:

“用一年不长的时间,做一件终生难忘的事。”10月17日,学院“经‘赢’未来”系列分享会开讲。聚焦“支教保研”这条独特的发展路径,已成为学校第28届研究生支教团成员的郭绪颖,面向百余名学子,系统分享她的经验与心得,为徘徊在志愿情怀与深造梦想之间的学子,提供了一份清晰的“行动指南”。

政策解读:一条连接“家国”与“自我”的成长路径

分享会伊始,郭绪颖便从“什么是研究生支教团”切入,为同学们勾勒出这条政策的清晰轮廓。她介绍川农研究生支教团项目不仅拥有“全国西部计划优秀高校项目办”六连冠的扎实根基,其党支部更在2024年入选全国“样板党支部”,成为当年唯一获此殊荣的研支团。这意味着,选择这条路的学子,将站上一个更高、更坚实的平台。

“这是一条让理想与现实共同生长的道路。”郭绪颖表示,志愿者在新疆、四川等地完成一年支教后,不仅支教经历计入工龄,还可提前修读研究生课程。相较于普通保研,这条路径为有志于基层服务的学子提供了更具保障的深造机会,竞争维度也更为多元。

经验分享:“硬实力”筑基,“软故事”点睛

如何在这条多元赛道中脱颖而出?郭绪颖结合自身经历,点明了“硬实力”与“软故事”并重的核心竞争力。

硬实力是“敲门砖”。 她特别指出在综合评价中,创新创业成绩是关键指标,其中“挑战杯”、“互联网+”等竞赛不仅是荣誉的竞技场,更是综合能力的淬炼炉。她鼓励学弟学妹主动投身其中,为简历增添最具分量的砝码。

软故事是“制胜棋”,“评审老师看重的是志愿服务背后的持久热情与真实感悟,而非简单的经历堆砌。”她强调,真正的优势源于长期坚守。从大一开始,每一次志愿服务、每一段学生工作,都是在为个人独特的“软故事”积累素材。她建议同学们积极担任班团委职务,主动加入学生组织,“在学生工作中服务集体,往往也能成就更好的自己。”

现场反响:在双向奔赴中明晰未来

分享会为在场学子带来了深刻的启发与共鸣。国际经济与贸易2023级学生张洮菡表示:“之前我一直在志愿服务和个人深造之间难以抉择。这场分享会让我看到,原来两条路可以并行不悖,甚至相得益彰。我不仅清楚了具体的准备步骤,更重要的是,找到了将个人成长融入国家需要的连接点。”

据悉,分享会是经济学院“经‘赢’未来”系列活动的关键一环,旨在引导学生将“小我”融入“大我”,进行多元化生涯规划。未来,学院将持续搭建此类高价值信息平台,助力学子在服务国家发展的征程中,书写属于自己的精彩篇章。



Copyright © 2015 四川农业大学 经济学院 版权所有